未成年人犯诈骗罪如何判
面对未成年人犯诈骗罪的情境,若未成年人已满十六周岁并犯下诈骗罪,依据《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,原本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刑罚。
1.因为犯罪主体是未成年人,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减轻处罚。这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为主、惩罚为辅的原则。
2.若推行诈骗行为的未成年人未满十六周岁,则不会被判处刑事处罚。
这是由于国内刑法规定,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对大多数犯罪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,除非涉及特定的紧急犯罪,如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等。
2、未成年人诈骗是不是负刑责
找法网提醒,关于未成年人诈骗是不是负刑责的问题,重点在于未成年人的年龄及其所犯罪行的性质。
1.依据法律规定,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诈骗罪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。这是由于虽然他们已拥有肯定的刑事责任能力,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,需要法律给予肯定的宽容和引导。
2.而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讲,除非其犯下的是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等特定紧急犯罪,不然不承担刑事责任。
诈骗案立案后侦查的步骤
诈骗案立案后,侦查工作一般遵循先调查后抓人的原则。
1.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,会第一进行立案调查,采集有关证据和线索。这一过程中,公安机关会依法对涉案职员进行询问、讯问,并对涉案物品、场合进行勘查、检查。
2.在调查取证工作完成后,假如公安机关觉得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,并是自己管辖范围的,会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,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予以立案。
3.公安机关会依据侦查需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手段,如抓捕犯罪嫌疑人、搜查涉案场合等。
在整个侦查过程中,公安机关会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时限需要,确保侦查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。